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元旦过后是新章
□石玉子
(CFP 图)
小的时候,阿嬷是不过元旦的。她和那些一辈子都没怎么走出村子的同辈人一样,觉得值得纪念的年关只有两个,一个是冬至,一个是农历新年。对于阿嬷来说,冬至是民间的年,她总觉得过了这个“冬节小年兜”,吃过冬至圆,就算年长一岁了。或许是家中长辈格外重视这个节气,我从小便知道,冬至是团圆美满的节日,是对将老一岁的珍重。
至于冬节过后迎来的元旦,阿嬷一向未有什么表示,也就平平淡淡过了。阿嬷感知时节的更替,通常是对照立春之后就贴上墙的“春牛图”,它上面标注着二十四节气到来的具体日期,也提醒着每日的“吉凶宜忌”,但唯独没有标注元旦。
后来,用上了一日一翻的日历,阿嬷每日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撕去昨日的那页日历,把当天的日期露出来,在她眼中,这样才算真正开始新的一天。日历翻遍后,阿嬷才逐渐知道,年有另一种“算法”,一整年的日子,在元旦到来之时,就算结束了。她还曾打趣说,按这样的算法,自己又“失”了一岁。不过许是觉得岁数流逝得更快了,阿嬷渐渐重视起元旦这个日子,后来她会在元旦的清晨,沏茶点香,“告知”阿公和祖先,请他们在新的一年继续庇佑子孙。
人的确要渐老才渐知时间的意义。以前过元旦,因为没有放假,我总觉得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正值青春时,也不认为新的一年到来有什么特别之处,毕竟按古人的说法,小孩每过一年,都是“得岁”,而不是像上了年纪的阿嬷一样,叫作“失岁”,因此那时的我未对年岁增长感到伤怀。不过三十岁以后,时光好似被“压缩”了一般,疾速飞过,每到新的一年,我便会觉得惆怅了。等到年过四十,心情又不同了,我渐渐明白时光终究留不住,过往一切皆为序章,倒不如把元旦到来视为新篇章的开启。
人们时常需要通过一些时间节点来标示日子的不同寻常,就像在我眼中,不只各种节日是特别的,二十四节气也能被赋予新的含义。比如立春代表挖野菜日子的开始,以夏至提示上山看各种野花,以秋分决定去哪里看秋桂,以冬至准备进补的食材。对于之前总被自己忽略的元旦,我则将之当作新旧时日的一个“分水岭”,只要跨过去,就是寓意收获新的生机与希望。
经历了数十个元旦,我才明白,老一辈人口中所说的“得岁”与“失岁”,并不单是指年纪的增长,更多的是劝勉自己能认真充实地过好一年。犹记得阿嬷过去常说,“得岁”是将过往变成财富,如果浑噩一年,就算正值青春年华,反倒是一种“失岁”,因为浪费了百日光景。
忽而想起阿嬷元旦之晨供在案桌上的三盏清茶,想来当中或许还藏着她未曾言说的“时光如茶”之意:初时清淡,中段浓酽,终了回甘却有终将饮尽的遗憾。恰逢新年已至,我想不如像过去阿嬷那样沏一壶清茶,取一盏敬过往,用昨日丰盈今日。另一盏敬来日,愿年年得时,不与时光相负。最后一盏则敬自己,日日年年皆是新篇,有过好日子的鲜活意气,也有珍重时间的端敬之心。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