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春天的春天不来了,一出造假闹剧

转自:饶教授说资本

2025年4月17日,ST春天(青海春天,[600381.SH])公告了一份由审计师政旦致远出具的“2024年度报表审计阶段说明”。读了一下,堪称为财务造假的模版式教材,令人拍案。全文如下:

做好投资两只手,一只手发现好公司,一只手排除坏公司。

财务造假是坏公司的极致,选股不踩雷,是投资成功的前提。

怎样识别财务招架是每一个投资者的必修课。

财务造假有没有可能事前识别?自然有,我们以青海春天为例。

我的财务造假识别框架有三个维度,压力、生意质量和危险信号。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达成自己目的故意扭曲操纵财务报表的行为。

我们试想一下,什么样的人会财务造假?

首先是有压力,如果没有压力哪里来的动机,毕竟是违法甚至犯罪,没事没压力造什么假。

青海春天有压力吗?有,面临退市风险。

st春天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如上,已经连续3年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只有1.98亿,继续亏损,根据st春天2025年1月17日业绩预告,2024年将继续亏损,那么,最新退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修订),主板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若第三年仍不达标则直接退市。st春天要不退市,首先一关就是2024年营业收入要不低于3亿元。

压力来了!

识别财务造假的第二个维度,生意质量。

我们试想,很多公司都面临压力,例如IPO要财务数据,例如市场融资要靓丽报表等等,但是,造假的人毕竟是少数,为啥?毕竟是财务造假是违法犯罪,一旦被发现,资本市场就玩不下去了,所以,我觉着只要生意质量没问题,是个好生意,一般犯不着,所以,我有个财务舞弊的识别框架,生意质量-压力二元识别框架。

生意质量分析是财务分析核心内容,不过在青海春天这里,生意质量甚至不用财务分析。你看着过去三年始终亏损,现金流都是负的,你觉着这能是个好生意吗?

青海春天这公司你不一定听说过,不过“极草5X”冬虫夏草系列及“听花”“读花”系列高端白酒,这些你一定听说过,这两样我都是在电梯广告里,看见过,收割智商税的利器。

问了下混元,青海春天的基本情况如下:

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总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2014年通过借壳*ST贤成登陆A股(股票代码:600381),现为ST股(ST春天)。核心业务:聚焦冬虫夏草深加工与高端白酒两大板块,旗下产品包括“极草5X”冬虫夏草系列及“听花”“读花”系列高端白酒。董事长张雪峰,以营销能力和争议性产品闻名。2009年推出“极草5X”冬虫夏草含片,定价超黄金,被称为“软黄金”,年销售额超50亿元。2016年因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被取消,公司被ST,股价暴跌。转型酒水业务(2018-2023),2018年收购西藏听花酒业,推出“听花”系列白酒,定价5000-58600元/瓶,宣称“抗癌”“回春”等功效。2023年酒水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9%,但全年净利润亏损2.68亿元。2024年315曝光,央视曝光听花酒违规宣传功效,子公司被罚180万元,股票被ST。

没啥争议,烂生意。

烂生意+压力大,象限4,高度危险。

我相信,交易所也看出来了。

2025年1月17号,st春天发布业绩预告,称2024年亏损,但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在3.05-3.33亿元,这样似乎没有退市警示风险。

不过前三季度st春天营业收入只有1.98亿,那么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就在1.07-1.35亿,问题是,之前3年st春天没有一个季度达到上述数据。

在3亿生死线压力下,st春天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超常增长,是业务好了,还是操纵数据?

交易所也注意到了4季度的突飞猛进。2025年2月25日,st春天发布交易所工作函回复,交易所工作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四季度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超过100%,是否存在为规避实施退市警示而突击确认销售收入。在交易所工作函中还要求审计师政旦致远来回答。当然,在2月25日st春天的回复自然说自己没有,“我没有、我不是、别胡说”。

审计师则说,我还没完成审计,所以暂时没法回答。

不过,到了4月17日,审计师说话了,这就是文章开头,“2024年度报表审计阶段说明”。

这份说明中,审计师明确表示,“截止目前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初步认定按照营业收入确认原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营业收入扣除指引》,贵公司经调整或者扣除后的营业收入将不足人民币3亿元,将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一句话,st春天要变成*st春天,如果2025年报不能纠正,就要退市了。

而审计师在“2024年度报表审计阶段说明”的描述堪称财务造假的模版教材,不过是一个拙劣模版。

审计师指出:1、酒水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特别是12月份酒水营业收入异常增长,占全年该业务销售收入的50%左右。我们认为,这一增长缺乏商业合理性。在整体消费需求下行、公司白酒市场规模有限且非稀缺商品的情况下,经销商大规模提前采购不符合行业常规。其次,部分客户12月销售异常增长,期后仍有大量库存,且公司经销商协议存在退货相关约定,退货风险难以判断。如众香国、苏州金独花等客户2024年12月销售异常增长,但期后销售比例较低,存在年底突击发货确认收入的嫌疑。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公司2024年1月对成都听花令一次性确认销售收入2,654.83万元,而该客户截至2024年底大部分酒水尚未实现对外销售。该部分收入所涉及的金额大概为6,810.76万元。

审计师结论是,st春天酒水业务在四季度和某些客户上的销售不具备商业合理性,st酒水的酒水是卖给经销商,而经销商在进货后并没有售出,同时经销商与st春天有退货相关约定,因而这些销售风险报酬是否转移存疑,而经销商本身的行为也不符合商业常识,如果卖不掉为啥要大手笔拿货。很可能只是经销商帮忙冲业绩,这种情况就是典型拉销售额操纵报表做法。

审计师指出:冬虫夏草业务:贵公司2024年度冬虫夏草销售收入15204.19万元,其中11-12月销售大幅增长,占全年该品类业务销售收入的50%左右,且销售形成大额应收账款5,687.23 万元。冬虫夏草销售实施分期付款交易属于2024年度新增销售模式,与行业及公司2023年度现款现货的交易习惯不符,不具备商业合理性。如昆明贵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汇珍堂保健品商贸有限公司等客户,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如按规定扣除分期收款部分销售收入,拟扣除金额合计达11,800.36万元。

审计师结论是,直接通过改变信用政策放大销售,同时形成大量可疑应收账款,这也是典型年底拉营业收入的传统做法,不过当下财务造假往往采用虚构交易和虚构资金闭环的方法,像st春天这么拙劣的做法着实也是少见。

从目前情况看,审计师在年报审计中会剔除这些可疑操纵,st春天大概率营业收入到不了3个亿。不过,也有好处,这么拙劣,还只是在业绩预告阶段,没有变成年报披露出来,如果是这样就是财务造假做实,现在被交易所和审计师这么一搞,说不定还不用被处罚了。

从投资的角度,st春天只能说是一场大A常见的炒差闹剧,在2024年10月30日公布3季报公布时,投资者就应当留意到可能存在退市警示风险。那时股价是2.88元,后来还涨到过最高4.88元,即使4月17日停牌时还有3.8元。

(转自:饶教授说资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