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泰医疗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增,研发与市场拓展并进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泰医疗”)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多项财务指标呈现积极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5,801,597.74元,同比增长2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151,713.17元,同比增长26.08%。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长尤为显著,同比增长37.29%,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增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较大,同比下降206.17%,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2024年惠泰医疗营业收入达到2,065,801,597.74元,较上年同期的1,650,211,802.94元增长25.18%。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的持续努力。国内市场上,电生理类产品新增入院200余家,覆盖医院超1,360家,且顺利完成从传统二维手术到三维手术的升级;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冠脉产品和外周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超15%和近20%。国际市场方面,自主品牌同期增长45.88%,在中东区、非洲区和欧洲区增速较快。 从业务板块来看,电生理产品营业收入440,030,814.80元,增长19.73%;冠脉通路类产品收入1,054,493,577.41元,增长33.30%;外周介入类产品收入351,275,868.48元,增长37.09%;非血管介入类产品收入38,521,826.76元,增长135.05%;OEM业务收入164,863,757.26元,下降21.67%。各板块表现差异反映了公司业务布局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分产品 营业收入(元)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电生理 440,030,814.80 19.73
冠脉通路类 1,054,493,577.41 33.30
外周介入类 351,275,868.48 37.09
非血管介入类 38,521,826.76 135.05
OEM 164,863,757.26 -21.67

净利润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151,713.17元,较上年的533,924,244.00元增长26.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3,008,371.94元,同比增长37.29%。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规模增长、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以及降本控费措施的有效实施。这表明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盈利质量有所提高。基本每股收益为6.96元/股,较上年的5.54元/股增长25.63%;扣非每股收益也相应增长,反映出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

费用合理增长,支撑公司发展

  1.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372,819,791.52元,较上年的304,699,420.48元增长22.36%。主要原因是销售规模增长,市场投入增加,相应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上升。这是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所做出的必要投入,与营业收入的增长相匹配。
  2.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91,518,138.58元,较上年的82,257,265.37元增长11.26%。增长原因包括人员增加、薪酬提高,以及随着业务增长带来的办公费和折旧费增加。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合理增加管理投入,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3.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 -12,534,573.24元,而上年为 -3,256,605.66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利息收入增加,显示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4.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290,539,080.33元,较上年的237,915,622.41元增长22.12%。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及创新,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不断完善产品布局。报告期内研发项目增加,对应的人员、薪酬、材料费、开发费等增加,以及根据研发项目进程,临床试验费、检验测试费也相应增加。这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现金流有喜有忧,经营与投资活动反差大

  1. 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3,390,010.98元,较上年的689,058,072.49元增长7.88%。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收到的现金增加,同时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也相应增加。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稳定,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2. 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17,791,752.71元,而上年为581,900,522.82元,同比下降206.1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购置长期资产支出增加,以及上年同期理财现金流包含前一年跨期理财赎回的本金,而报告期理财现金流不受此因素影响。这显示公司在积极进行资产布局和投资,以支持未来的业务发展,但短期内对现金流量造成较大压力。
  3. 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7,898,923.44元,上年为 -246,357,862.66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偿还借款、现金分红综合所致。这反映了公司在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回报股东的同时,也注重债务的偿还,以降低财务风险。

研发与人才情况分析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成果丰硕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487.63万元、23,791.56万元及29,053.9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4.38%、14.42%及14.06%。2024年研发投入290,539,080.33元,同比增长22.12%。在研项目众多,如磁电定位高密度标测导管、环形脉冲消融导管等。报告期内,多个核心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包括冠脉及外周产品线的血栓抽吸导管、导丝等,电生理产品线的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等,以及泌尿系统和肝胆系统的相关产品。这些研发成果将为公司未来的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优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15人,较上年的446人增加69人,占公司全体员工的20.16%。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109.84万元,平均薪酬25.46万元,较上年有所提高。从学历结构看,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146人,本科226人,专科86人,高中及以下48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250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212人,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46人,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5人,60岁及以上2人。公司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风险与挑战并存

新产品研发与注册风险

介入性医疗器械产业竞争激烈,公司为保持优势需持续开发新产品。但该领域研发难度大、门槛高,涉及多学科交叉,产业化环节工艺复杂,研发能力、研发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新产品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如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因部分产品首次动物试验结果未达预期,公司重新优化试验方案,导致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强生、雅培等企业凭借研发、产品体系和渠道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公司在部分细分领域取得进展,但仍需时间提升产品使用量。同时,国内也有多个厂家在进行房颤治疗等新疗法新技术的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行业政策风险

国家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公司虽积极参与并部分产品中选,但未来若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持续创新升级,可能面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等风险,影响盈利能力。

总体而言,惠泰医疗2024年在财务表现、研发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公司需继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公司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潜在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