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季报解读:份额与收益的显著变化

2025年第1季度,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型基金在份额与收益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报告期内,基金份额总额有所调整,收益情况也有不同表现,这些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

主要财务指标:收益与净值情况

  1. 本期已实现收益: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本期已实现收益为 -5,311,373.10元,C类为 -1,826,902.70元,均为负值,表明扣除相关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后,这部分收益欠佳。
  2. 本期利润:A类本期利润达192,027,728.25元,C类为52,683,351.19元,显示出本期整体盈利状况良好,主要得益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因素。
  3.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A类为0.0644元,C类为0.0443元,反映出每一份额在本期所获利润情况,A类略高于C类。
  4.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1,762,097,983.95元,C类为853,022,661.16元,体现了期末基金资产的价值规模。
  5.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A类为0.5998元,C类为0.5887元,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反映每份基金的实际价值。
主要财务指标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C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5,311,373.10 -1,826,902.70
本期利润(元) 192,027,728.25 52,683,351.19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 0.0644 0.0443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1,762,097,983.95 853,022,661.16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0.5998 0.5887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

  1.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1.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00%,差值为1.75%,显示出该基金在短期相对业绩比较基准有一定超额收益。但从长期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为 -40.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43%,差距较大,表明长期业绩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2.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C: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1.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00%,差值为1.75% ,与A类短期表现类似。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为 -41.1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43%,长期业绩同样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阶段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C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①-③ ②-④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①-③ ②-④
过去三个月 11.75% 2.06% 10.00% 1.75% 0.81% 11.75% 2.06% 10.00% 1.75% 0.81%
过去六个月 2.54% 1.87% 8.36% -5.82% 0.67% 2.54% 1.87% 8.36% -5.82% 0.67%
过去一年 21.11% 1.73% 31.58% -10.47% 0.59% 21.11% 1.73% 31.58% -10.47% 0.59%
过去三年 -9.41% 1.77% 16.39% -25.80% 0.58% -10.53% 1.77% 16.39% -26.92% 0.58%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40.02% 1.75% 2.43% -42.45% 0.58% -41.13% 1.75% 2.43% -43.56% 0.58%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聚焦科技行业

2025年一季度,国内经济企稳,制造业生产端强于需求端,高端制造业表现突出。在此背景下,基金操作上增加了半导体、互联网等科技行业的配置比例,重点配置香港上市的优质科技股。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系列模型推出,互联网大厂凭借数据、用户积累及应用场景优势,迎来新资本开支周期,半导体行业也因需求爆发获得发展机会。

基金业绩表现:超越基准但仍需关注长期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86%,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7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00%,两类基金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然而,从长期数据来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类和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40.02%和 -41.13%,远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43%,长期业绩表现有待提升。

基金资产组合情况:权益投资占主导

  1. 权益投资:金额为2,353,573,000.21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89.80%,其中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2,302,924,863.67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88.06%,表明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权益资产。
  2. 固定收益投资:金额为43,691,582.19元,占基金总资产的1.67%,主要为债券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占比较小。
  3. 其他资产:金额为557,974.70元,占基金总资产的0.02%,占比极低。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 权益投资 2,353,573,000.21 89.80
2 固定收益投资 43,691,582.19 1.67
3 其他资产 557,974.70 0.02

行业分类股票投资组合:多行业布局

  1. 境内股票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公允价值为50,648,136.5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94%,其他境内行业投资较少。
  2. 港股投资:按彭博行业分类,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占比最高,为36.10%,公允价值944,153,548.57元;其次是信息技术占19.21%、通讯业务占11.91%等。整体呈现多行业布局,但重点较为突出。
行业类别 境内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港股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农、林、牧、渔业 - -
采矿业 - -
制造业 1.9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建筑业 - -
批发和零售业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住宿和餐饮业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9.21%
金融业 - 0.35%
房地产业 - 2.9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教育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9.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综合 - -
能源 - -
原材料 - -
工业 - 1.46%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 36.10%
日常消费品 - 7.07%
医疗保健 - 9.00%
通讯业务 - 11.91%
公用事业 - -

股票投资明细:重仓优质科技股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十大股票投资明细中,多为知名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 - W占9.59%、腾讯控股占9.25%、小米集团 - W占6.78%等。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反映出基金对优质科技股的青睐。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09988 阿里巴巴 - W 9.59
2 00700 腾讯控股 9.25
3 01810 小米集团 - W 6.78
4 03690 美团 - W 6.74
5 02015 理想汽车 - W 6.41
6 01801 信达生物 5.81
7 00981 中芯国际 5.48
8 06969 思摩尔国际 4.51
9 09868 小鹏汽车 - W 4.27
10 02313 申洲国际 4.1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有所调整

  1.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3,029,950,545.99份,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为151,674,849.63份,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937,975,155.88份,份额有所减少。
  2.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C: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999,454,016.23份,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为110,158,529.65份,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449,020,968.37份,份额有所增加。
项目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C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份) 3,029,950,545.99 999,454,016.23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151,674,849.63 110,158,529.65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2,937,975,155.88 1,449,020,968.37

风险提示

  1. 业绩波动风险:尽管本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但长期来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大幅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出业绩的较大波动性,投资者需关注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
  2. 行业集中风险:基金在权益投资上重点配置科技行业,虽然当前科技行业发展有一定机遇,但如果科技行业整体出现不利变化,如政策调整、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等,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3. 港股市场风险:基金主要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港股市场实行T + 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股价波动可能较为剧烈。同时,还面临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等风险,可能对投资收益造成损失。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