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基金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变化。从主要财务指标到基金净值表现,从投资策略到资产组合,诸多数据的变动反映了该基金在本季度的运作情况。其中,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变动幅度较大,同时基金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变化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主要财务指标:两类份额收益有别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C收益情况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两类份额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25,386.79 | 9,138.55 |
本期利润 | 464,109.76 | 24,447.73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272 | 0.0023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30,663,182.00 | 28,173,088.31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754 | 1.0723 |
可以看出,A类份额在本期已实现收益、本期利润、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以及期末基金资产净值方面均高于C类份额。这表明在本季度内,A类份额的盈利能力相对更强,资产规模也更大。但需注意,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差距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C净值增长与基准对比
- 过去三个月: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的净值增长率为3.5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99%,差值为 -1.42%;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同样为4.99%,差值为 -1.50%。
阶段 | 基金类别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三个月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 | 3.57% | 4.99% | -1.42% |
过去三个月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 3.49% | 4.99% | -1.50% |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7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2%,差值为 -1.03%;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6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2%,差值为 -1.18%。
阶段 | 基金类别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六个月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 | 0.79% | 1.82% | -1.03% |
过去六个月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 0.64% | 1.82% | -1.18% |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5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75%,差值为 -3.21%;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2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75%,差值为 -3.52%。
阶段 | 基金类别 | 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 | 7.54% | 10.75% | -3.21%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 7.23% | 10.75% | -3.52% |
从各阶段数据来看,该基金两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显示出本季度基金表现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投资者应关注基金后续能否缩小这一差距。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紧跟市场热点
港股市场环境与基金策略
2025年1季度,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呈现“科技主导、消费复苏、创新药反弹和汽车大涨”的局面。消费复苏方面,受益于春节假期、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加持,内需逐步扩大和恢复,恒生消费板块热度升温。
作为ETF联接基金,本基金秉承指数化被动投资策略,主要持有广发恒生消费ETF及指数成份股等,间接复制指数。同时积极应对成份股调整、基金申购赎回等因素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的冲击,降低基金的跟踪误差。报告期内,基金跟踪误差来源主要是成份股调整、申购赎回和停牌股票估值。
基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努力通过既定策略紧密跟踪指数,但从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异来看,仍面临一定挑战,需持续关注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基金业绩表现:未达业绩比较基准预期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C业绩与基准对比
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过去三个月、六个月还是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C两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这表明在本季度,尽管基金采取了指数化被动投资策略,但由于市场的复杂性以及跟踪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基金未能实现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越。投资者在评估该基金时,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以及基金长期的业绩表现,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资产组合情况:高度集中于基金投资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比例
序号 | 项目 | 金额(人民币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权益投资 | 86,053.90 | 0.14 |
2 | 基金投资 | 54,834,925.20 | 86.10 |
3 | 固定收益投资 | - | - |
4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7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6,250,989.56 | 9.81 |
8 | 其他资产 | 2,518,346.61 | 3.95 |
9 | 合计 | 63,690,315.27 | 100.00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基金投资占比高达86.10%,金额为54,834,925.20元,而权益投资占比仅0.14%,金额为86,053.90元。这显示出基金资产高度集中于对其他基金的投资,权益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这种资产配置结构可能使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所投资的基金紧密相关,投资者需关注所投基金的表现以及市场波动对整体资产组合的影响。
股票投资组合:行业集中于工业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行业类别 | 公允价值(人民币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能源 | - | - |
原材料 | - | - |
工业 | 86,053.90 | 0.15 |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 - | - |
日常消费品 | - | - |
医疗保健 | - | - |
金融 | - | - |
信息技术 | - | - |
通讯业务 | - | - |
公用事业 | - | - |
房地产 | - | - |
合计 | 86,053.90 | 0.15 |
从行业分类来看,基金的股票投资集中于工业,公允价值为86,053.9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0.15%。这种行业集中的投资结构可能使基金在工业行业表现良好时获得较好收益,但同时也面临行业风险,如果工业行业出现不利变化,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股票投资明细:单一股票占比低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股票投资明细
序 | 公司名称(英文) | 公司名 | 证交所 | 所属国家(地区) | 数量 | 公允价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Techtronic Industries Co Ltd |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 669 HK | 中国香港 | 1,000.00 | 86,053.90 | 0.15 |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仅列出一家公司创科实业有限公司,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0.15%。单一股票占比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个股风险,但也可能意味着该股票对基金整体收益的贡献有限。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申购赎回活跃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C份额变动
项目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A |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19,153,570.63 | 30,778,188.01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4,563,064.57 | 11,606,331.53 |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 - |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28,514,498.06 | 26,273,671.33 |
本季度内,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两类份额的申购和赎回都较为活跃。A类份额总申购份额为19,153,570.63份,总赎回份额为4,563,064.57份;C类份额总申购份额为30,778,188.01份,总赎回份额为11,606,331.53份。活跃的申购赎回可能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关注度较高,同时也可能对基金的资产规模和运作产生一定影响,基金管理人需合理应对以确保基金的稳定运作。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