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辉龙”)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出不同态势。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15.06%,研发投入却增长3.84%,这两项数据变化显著,凸显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布局。以下将对亚辉龙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业收入:微降2.02%,结构调整现端倪
2024年,亚辉龙实现营业收入2,011,620,281.45元,较上年的2,053,101,446.48元下降2.02%。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新冠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非新冠自产主营业务收入1,672,291,500元,同比增长26.13%。其中,国内非新冠自产主营业务收入1,422,405,500元,同比增长21.14%;海外非新冠自产主营业务收入249,886,000元,同比增长64.78%。这表明公司在非新冠业务领域的拓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业务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2,011,620,281.45 | -2.02% |
2023年 | 2,053,101,446.48 | - |
净利润:下滑15.06%,多因素共同作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533,630.66元,相较于2023年的355,014,548.67元,下降了15.06%。这一下降主要源于新冠业务收入的减少。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利润产生了一定的挤压。不过,公司非新冠自产业务营业收入的增加以及收入结构变化引起毛利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净利润的下滑幅度。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301,533,630.66 | -15.06% |
2023年 | 355,014,548.67 | - |
扣非净利润:增长30.84%,主业盈利能力增强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7,333,256.93元,较2023年的219,608,971.58元增长30.84%。这一增长体现了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在非新冠业务上的布局和努力,使得主营业务的盈利质量得到改善,减少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287,333,256.93 | 30.84% |
2023年 | 219,608,971.58 | -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53元,股本摊薄有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股,2023年为0.63元/股,同比下降15.87%。这一方面是由于净利润的下滑,另一方面,公司因股权激励等原因导致股本增加,对每股收益产生了摊薄效应。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0.53 | -15.87% |
2023年 | 0.63 | - |
扣非每股收益:增长28.21%,主业贡献突出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2023年为0.39元/股,增长28.21%。与扣非净利润的增长趋势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公司核心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年份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0.50 | 28.21% |
2023年 | 0.39 | - |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增长9.94%,仪器装机带动
2024年销售费用为434,668,473.01元,较2023年的395,369,972.92元增长9.94%。公司解释主要是仪器装机量增加相应折旧费增加所致。随着市场拓展,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2,662台(出库2,911台),这使得与仪器相关的折旧等费用上升。不过,从积极的方面看,仪器装机量的增加有望在未来带动试剂等产品的销售,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434,668,473.01 | 9.94% | 仪器装机量增加相应折旧费增加 |
2023年 | 395,369,972.92 | - | - |
管理费用:基本持平,提质增效显效
管理费用为172,244,438.70元,与2023年的172,253,257.93元相比,仅下降0.01%。公司通过提质增效,有效控制了管理费用的增长。在公司业务规模保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管理费用的稳定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年份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172,244,438.70 | -0.01% | 提质增效,相应费用得到控制 |
2023年 | 172,253,257.93 | - | -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利息收支变化
财务费用为11,267,412.54元,而2023年为 - 9,864,220.31元。这一转变主要是报告期利息收入减少以及利息支出增加所致。公司在资金运作方面的变化,导致了财务费用的大幅波动,这可能与公司的融资策略、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有关。
年份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11,267,412.54 | 不适用 | 报告期利息收入减少以及利息支出增加 |
2023年 | -9,864,220.31 | - | - |
研发费用:增长6.16%,持续投入创新
研发费用为336,707,456.50元,较2023年的317,181,888.15元增长6.16%。公司持续加大新业务研发投入,在仪器和试剂方面都有诸多成果。如自主研发的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国内备案获批,在试剂方面新增15项化学发光检测试剂项目获得境内外注册证书。研发的持续投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但也在短期内对利润造成了一定压力。
年份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336,707,456.50 | 6.16% | 公司新业务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
2023年 | 317,181,888.15 | - | - |
研发情况剖析
研发投入:金额33.79亿元,占比16.80%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337,857,684.28元,同比增长3.8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80%,较上年增加0.95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资源配置,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年份 | 研发投入金额(元) | 同比变化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337,857,684.28 | 3.84% | 16.80% | 增加0.95个百分点 |
2023年 | 325,351,446.91 | - | 15.85% | - |
研发人员情况:数量稳定,结构优化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81人,较2023年的675人略有增加,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8.8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91,735,400元,平均薪酬28.28万元。从学历结构看,博士16人,硕士296人,本科及以下369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336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292人,40岁以上(含40岁)53人。研发人员队伍的稳定和结构优化,为公司的研发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
年份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研发人员占比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元)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万元) |
---|---|---|---|---|
2024年 | 681 | 38.85% | 191,735,400 | 28.28 |
2023年 | 675 | 38.37% | 177,189,800 | 28.44 |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0亿元,状况改善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9,899,717.64元,而2023年为 - 73,187,601.01元。这一显著变化主要是报告期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税费减少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增强,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529,899,717.64 | 不适用 | 报告期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税费减少 |
2023年 | -73,187,601.01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7.49亿元,投资力度加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48,522,680.22元,203年为 - 634,878,098.98元。主要原因是本期购买现金管理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投资回报或进行战略布局,但也需关注投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年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748,522,680.22 | 不适用 | 本期购买现金管理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 |
203年 | -634,878,098.98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1亿元,股利分配影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709,916.66元,2023年为 - 19,257,900.89元。这主要是本期股利分配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公司在筹资活动现金流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在资金筹集和分配策略上的调整。
年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变动原因 |
---|---|---|---|
2024年 | 180,709,916.66 | 不适用 | 本期股利分配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 |
2023年 | -19,257,900.89 | - | - |
风险洞察
技术风险:创新与人才双重挑战
体外诊断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公司面临新产品开发风险,如研发技术路线偏差、进程缓慢等可能导致研发失败。同时,行业人才竞争激烈,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也不容忽视,这可能影响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经营风险:多因素交织
- 经销商管理风险: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随着业务发展,对经销商的管理难度加大。若经销商出现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行为,可能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
-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体外诊断试剂定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压缩利润空间。
- 原材料进口风险:部分原料和部件依赖进口,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影响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财务风险:账款与存货需关注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93,136,700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24.51%。随着营业收入增长,应收账款可能进一步增加,若客户支付困难,将面临回收风险。
- 存货余额增加的风险:存货账面价值为670,770,900元,存货余额的增加可能带来存货跌价风险,影响公司资产质量和利润。
管理层报酬分析
董事长报酬:56.25万元
董事长胡鹍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6.25万元。这一报酬水平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行业情况相比,处于合理区间,体现了公司对管理层的薪酬激励策略。
总经理报酬:88.32万元
副董事长、总经理宋永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8.32万元。总经理在公司的运营管理中承担重要职责,其报酬反映了对其工作的认可和激励。
副总经理报酬:139.86万元与152.51万元
董事、副总经理钱纯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9.86万元,副总经理肖育劲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52.51万元。副总经理们在各自分管领域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相应的报酬激励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财务总监报酬:82.00万元
董事、财务总监廖立生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2.00万元。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其报酬与职责相匹配。
总体来看,亚辉龙在2024年虽面临净利润下滑等挑战,但在非新冠业务拓展、研发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公司需关注各类风险,合理规划费用和投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的同时,也应密切留意公司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效果。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