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增长80.75%,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甘李药业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增长,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政策变化的背景下,公司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风险。

营收与利润:增长显著,结构优化

1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2024年,甘李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04,534.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7%。这一增长得益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推动。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36亿元,国际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0.15%,达到52,774.61万元。从产品分类来看,生物制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占比88.45%,达到2,693,527,810.55元,同比增长14.12%,主要得益于胰岛素专项接续集采后公司制剂产品价格回调,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初步显现。医疗器械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87%,得益于产品不断丰富、销售渠道拓宽和销售模式优化。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万元) 304,534.78 260,803.69 16.77%
国内销售收入(万元) 251,760.17 - 15.38%(较上年同期)
国际销售收入(万元) 52,774.61 - 20.15%(较上年同期)
生物制品销售收入(元) 2,693,527,810.55 - 14.12%(较上年同期)
医疗器械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元) 213,593,911.46 - 43.87%(较上年同期)

2净利润大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1,466.38万元,同比增长80.75%。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外营业收入的稳健增长,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在国内市场,新一轮集采中公司产品价格回调推动了收入增长;在国际市场,公司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赢得了更多合作机会。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 61,466.38 34,006.86 80.75%

3扣非净利润稳步增长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43.31万元,同比增长44.85%。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营业绩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 43,043.31 29,715.85 44.85%

4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提升

基本每股收益为1.04元/股,同比增长73.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股,同比增长37.74%。这两项指标的提升,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为股东带来了更高的回报。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04 0.60 73.3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73 0.53 37.74%

费用分析:研发与市场投入加大

1费用整体情况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76,650.63万元,同比增长9.91%,主要系医疗器械本年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带动营业成本随之增长。销售费用为116,704.11万元,同比增加23.37%,主要原因是扩增销售人员及加大宣传学术推广力度。管理费用为25,585.67万元,同比增加18.04%,主要系公司于2024年开始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股份支付费用所致。财务费用为-9,828.08万元,较上年减少0.20亿元,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为54,104.53万元,同比增长7.99%,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多个研发项目,相关投入持续增加。

项目 2024年(万元) 2023年(万元) 变动比例 变动原因
营业成本 76,650.63 69,742.14 9.91% 医疗器械销售规模增长
销售费用 116,704.11 94,594.77 23.37% 扩增销售人员及加大推广力度
管理费用 25,585.67 21,674.97 18.04%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财务费用 -9,828.08 -7,872.27 - 利息收入增加
研发费用 54,104.53 50,102.24 7.99% 持续推进多个研发项目

2销售费用:市场拓展驱动增长

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及咨询服务费、职工薪酬和差旅费等方面。市场推广及咨询服务费达到58,971.30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50.53%,职工薪酬为44,074.69万元,占比37.77%,差旅费为9,804.36万元,占比8.40%。公司大力发展基层市场,加强开展基层市场的小型市场推广活动,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与同行业相比,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32%,高于部分同行业公司,显示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

具体项目名称 本期发生额(万元) 本期发生额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
市场推广及咨询服务费 58,971.30 50.53%
职工薪酬 44,074.69 37.77%
差旅费 9,804.36 8.40%
其他 3,853.76 3.30%
合计 116,704.11 100.00%

3管理费用:激励计划影响显著

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源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这一举措旨在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这一费用对公司短期利润的影响。

4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贡献明显

财务费用为负数,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的增加。这表明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较为稳健,合理利用资金获取了一定的收益。

5研发费用:持续投入保障创新

研发费用的稳步增长,体现了公司对创新的重视。2024年研发投入达6.4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1.20%。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取得重要进展,如博凡格鲁肽(GZR18)注射液、GZR4注射液等。持续的研发投入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但新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研发失败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项目 2024年
研发投入(亿元) 6.46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21.20%

现金流分析:经营现金流充沛,投资筹资有变化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730.97万元,较上年增加4.28亿元,同比增加390.91%,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较强,经营状况良好。

项目 2024年(万元) 2023年(万元) 变动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3,730.97 10,945.21 390.91%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02.84万元,较上年增加7.15亿元,主要系前期购买的证券投资在报告期内全部卖出所致。这一变动反映了公司在投资策略上的调整,对资金的回笼有助于公司优化资产配置。

项目 2024年(万元) 2023年(万元) 变动比例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202.84 -97,739.75 -

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071.38万元,较上年减少10.55亿元,主要系上年同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7.60亿元及本年分派现金股利支付4.21亿元所致。公司在筹资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进行的资金安排。

项目 2024年(万元) 2023年(万元) 变动比例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071.38 75,469.86 -139.85%

研发与人才:创新驱动,人才为本

1研发投入与成果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1.20%。多个在研产品取得重要进展,如博凡格鲁肽(GZR18)注射液在肥胖/超重体重管理和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望成为全球首款GLP - 1RA双周制剂;GZR4注射液作为第四代胰岛素,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有望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研发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研发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如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成功机率低等风险,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2研发人员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75%。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丰富,博士研究生63人,硕士研究生341人,本科377人,大专及以下150人。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激励研发人才,如搭建高端学术平台、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学历结构类别 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 63
硕士研究生 341
本科 377
大专及以下 150

风险与挑战:政策与市场双重考验

1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受到国家强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如药价治理、集采提质扩面、研发与创新支持、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政策,可能导致公司合规经营成本增加、研发创新投入加大、营销模式调整。公司需密切关注政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如扩充产品线、精细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加速产品通过欧美国家认证等,以应对政策风险。

2收入结构相对集中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胰岛素制剂产品,可能面临收入结构单一的风险。若市场出现颠覆性创新技术,可能冲击现有产品需求,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此外,公司国际销售收入占比较小,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公司需加强研发创新,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多个领域的治疗药物,优化收入结构,降低风险。

3创新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新药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成功机率低等特点,且未来产品上市可能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公司需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对研发项目进行技术评估和风险管控,积极寻找合作资源,增强研发能力,同时评估研发各环节的投入产出比,加快新药上市进程。

4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竞争激烈,众多药企布局糖尿病与超重/肥胖药物赛道,集采也加剧了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公司可能面临市场准入和供应链渠道扩展的不利影响。公司需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构建高效灵活的供应链系统,以提升竞争力。

高管薪酬:激励与业绩挂钩

董事长甘忠如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5.72万元,总经理都凯为97.09万元,副总经理宋维强为87.57万元,财务总监孙程未单独披露(其作为副总经理整体薪酬情况包含在相关数据中)。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考评机制,通过多维度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奖惩,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和个人表现挂钩,有助于激励高管团队推动公司发展。

姓名 职务 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甘忠如 董事长 45.72
都凯 总经理 97.09
宋维强 副总经理 87.57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