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材”)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出现大幅下滑,同时研发费用却激增251.18%。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深入解读。
营收:大幅下滑,业务结构待优化
2019年,三峡新材实现营业收入3,181,543,686.68元,与2018年的9,179,613,494.51元相比,减少了65.34%。这一显著下滑主要归因于恒波移动互联网板块业务的减少。从业务板块来看,玻璃制造加工行业分部实现营业收入1,668,933,266.77元,较上年增长17.97%;而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97,579,204.82元,同比下降81.71%。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3,181,543,686.68 | -65.34% |
2018年 | 9,179,613,494.51 | - |
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服务行业的大幅下滑,对公司整体营收造成了较大冲击。尽管玻璃制造加工业务有所增长,但不足以弥补移动互联网板块的损失。公司需审视业务结构,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板块的战略调整,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提升整体营收水平。
净利润:暴跌95.67%,盈利能力堪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23,561.34元,相较于2018年的249,852,672.93元,大幅下降95.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66,597.39元,与2018年的220,558,305.29元相比,下滑幅度高达98.34%。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10,823,561.34 | -95.67% | 3,666,597.39 | -98.34% |
2018年 | 249,852,672.93 | - | 220,558,305.29 | - |
净利润的急剧下降,表明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除了营收下滑的影响,成本控制、市场竞争等因素也可能对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公司需要深入分析利润下滑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盈利能力,如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0093元,股东回报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93元,与2018年的0.2150元相比,下降了95.67%。扣非每股收益为0.0032元,较2018年的0.1898元,下滑98.31%。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同比变化 | 扣非每股收益(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0.0093 | -95.67% | 0.0032 | -98.31% |
2018年 | 0.2150 | - | 0.1898 | - |
每股收益的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股东的回报。这不仅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也可能降低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投资者在关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会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回报情况保持高度关注。
费用:研发费用大增,销售、管理费用下降
研发费用:激增251.18%,积极投入求发展
研发费用为23,198,521.83元,相比2018年的6,605,844.09元,增长了251.18%。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本部产品研发投入增加。
年份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23,198,521.83 | 251.18% |
2018年 | 6,605,844.09 | - |
研发费用的大幅增加,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积极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然而,研发投入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还需关注公司的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
销售费用:下降53.11%,业务调整显成效
销售费用为73,112,836.37元,较2018年的155,936,382.75元,降低了53.11%。这主要是因为恒波移动互联网板块业务减少。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73,112,836.37 | -53.11% |
2018年 | 155,936,382.75 | - |
销售费用的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公司对业务结构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出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的优化。但需注意的是,销售费用的降低不能以牺牲市场份额为代价,公司需在控制费用的同时,确保销售渠道的畅通和市场推广的有效性。
管理费用:降低26.00%,管理效率待提升
管理费用为114,614,539.20元,相较于2018年的154,878,787.46元,减少了26.00%。
年份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114,614,539.20 | -26.00% |
2018年 | 154,878,787.46 | - |
管理费用的下降,可能是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的成果。然而,公司仍需关注管理效率的提升,确保在费用降低的情况下,管理水平不下降,以支持公司的稳定发展。
财务费用:减少19.72%,债务压力缓解
财务费用为103,331,744.00元,与2018年的128,719,335.48元相比,降低了19.72%。
年份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103,331,744.00 | -19.72% |
2018年 | 128,719,335.48 | - |
财务费用的减少,对公司的利润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能得益于公司债务结构的优化或融资成本的降低。但公司仍需关注债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
研发人员情况:未披露,研发实力待明晰
报告中未提及研发人员情况,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研发人员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因素,对公司的研发成果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希望公司在今后的报告中能够补充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更好地评估公司的研发潜力。
现金流:经营活动稳定,投资与筹资活动有波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26.56%,仍保持正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970,065.10元,较2018年的476,555,254.33元,减少了26.56%。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
2019年 | 349,970,065.10 | -26.56% |
2018年 | 476,555,254.33 | - |
尽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有所减少,但仍保持正数,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尚可。不过,公司需关注业务变化对现金流的持续影响,确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稳定。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52,565,791.37元,投资策略需关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565,791.37元,主要原因可能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以及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等支出。
年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
2019年 | -52,565,791.37 |
2018年 | -302,190,622.0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表明公司在进行资产购置和业务拓展,但需关注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和资金的合理配置,确保投资活动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270,249,615.01元,资金压力较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0,249,615.01元,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以及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等所致。
年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
2019年 | -270,249,615.01 |
2018年 | -466,667,020.6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较大,显示公司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公司需要合理安排筹资计划,优化资本结构,确保资金链的稳定,以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重风险并存,需谨慎应对
原燃材料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燃材料包括燃料、纯碱和硅砂等,除硅砂可部分自给外,其他均需外地采购,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原燃材料特别是纯碱价格波动,将带来成本控制的风险。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的生产成本将增加,可能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产能收缩风险
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向玻璃行业转移,落后产能退出,环保监管趋严,将推动行业产能收缩。这可能导致公司产能受限,市场份额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环保成本增加风险
虽然公司在环保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玻璃行业面临环保管理要求更细、督查措施更严、排放标准更严的趋势。为实现达标排放,公司将面临环保成本增加的风险,这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压力。
经营风险
玻璃行业对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当前行业仍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推进,若调控政策进一步趋严,将打破行业现有的需求平衡,影响玻璃销售价格,给公司带来经营性风险。
持续整合风险
公司原主业为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通过收购恒波公司100%股权后成为双主业发展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与恒波公司分属不同行业,恒波公司完全融入上市公司体系尚需加大整合力度。若整合不当,可能影响公司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竞争力。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整体报酬175.34万元,激励机制待完善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75.34万元。其中,董事长许锡忠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8万元,总经理张金奎为20.58万元,副总经理刘正斌为22.68万元,财务总监刘逸民为20.40万元。
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励管理层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投资者可关注公司未来是否会根据经营业绩和市场情况,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提升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综合来看,三峡新材2019年业绩面临较大挑战,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面临多种风险。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需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谨慎应对各种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动态和战略调整,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