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就“完美爱人”之后,好的爱情故事会消失吗?

一直以来,被我们称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很多都离不开爱情。而最经典的爱情故事,也总离不开缺憾。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相继失去儿子的信任和情人沃伦斯基的专情,最终卧轨告别;《飘》中,郝思嘉结婚三次,最终还是失去了心爱的白瑞德,回到塔拉庄园从头再来;张爱玲笔下的红白玫瑰,在生活的捶打中失去爱情的滋养,一步步走向枯萎......

而在AI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帮人类精准匹配恋人需求,AI陪聊让寂寞不复存在,好像人人都可以获得一个“完美爱人”,收获一段没有缺憾的完美关系。就像电影《她》中的主角西奥多,有了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的陪伴,就算“她”没有载体,只是一个声音,最初的西奥多仍然深深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电影《她》剧照

然而现实中,未来的AI,真能让所有人收获稳稳的幸福吗?它能终结所有关于爱的悲剧吗?

海男的长篇新作《让我们相爱吧》,正是用小说的方式,思考了“爱”这一人类永恒议题的内涵。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平凡的中国女性,从少年到青年直至进入中老年的人生故事和心灵成长,以一条主线记录了三代人的青春。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海男的创作谈,以及这本书的精彩书摘。在创作谈中,海男从人工智能时代出发,讲述爱在当下社会的必要: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长篇小说,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去爱自己?又去爱别人?无论地球人的生活怎样变化,关于爱的艺术和人生是陪伴我们生活下去的灯塔,我们正带着爱朝着有灯塔的路上走去。”

《让我们相爱吧》海男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创作谈

文 / 海男

这是一部来自时间的秘密之书,之所以称它为秘密,是因为许多细节都已经慢慢地,被我们现今的时代所过滤后,慢慢地遗忘。许多经历都与我成长的时代背景相关,语言留给时间的最大特征和功能,只是让人具有灵肉、恶善的躯体,创建一种精神漫游的体系。它虽然不具有现实的任何俗世功效,却会呈现出我们的故事。

就像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写作?每一次,我都能感觉有风力在推动脊背,有水浪溅湿了脚踝,有云穿过了我窄小的天窗,有人站在我身后,让我看那些长出来的青麦,有黑夜传说让我独自享受寂寥。这本书,有它的童年时光和青春期交织的时间,对于时间来说,每个人都只是过客,就像掠过的空中之翼,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让我们相爱吧》,这像是一遍遍从我心底升起的仪典:这是一部小说的灵魂吗?这是源于时代记忆的一部长篇,仿佛我就是里边的女主角,是的,就像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创作长篇小说《熔炼》时的感受:“所有在书中历尽一切磨难的那个人,都是我自己。”其实,每一部书的写作,最终都源于语言的源远流长。我想写出一代又一代人的背景,这是历史和文明不断迁移的舞台布景;我想写出人们的生存和未来的路线,每一代人的成长中有来自人性的冲突;我想写出通过细节描写生命不断演变命运的现状;我想写出因为爱的磨难所抵达的曙光弥漫。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叙述,像是有一个魔法师不断地变幻着道具表演:出场者都是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从流行歌曲到化学染发剂的时代,每个记忆都在流逝中回到语言。在这里,爱是尘灰、扫帚、火柴、车站、轮渡、粮食、纽扣、针线、收音机、百货店、缝纫机、风筝、离家出走的青春。爱带来了谎言和诺言,必将付出时间的代价。在这本书中有你我经历过的时代,爱,就是奔向街心报刊亭的电话机前,在人来人往中给一个人打出的电话。

爱也是自我的救赎,在阳光灿烂中成长的新星少年,成为后智能化时代的又一轮潮流,这是一部新与旧的赴约和行走。三代人都在呼吸着二十一世纪的空气,我们如何一次次相遇又开始新的明天?书中最年轻的男孩和少女,正在经历着她母亲青春期时的叛逆,这是两种不同的叛逆期,因为时代已经变化,每一个人都要融入其中,母与子的关系在智能化的叙述中,就像在尘世和另一个星球上行走。

电影《她》剧照

爱需要勇气,也需要等待奇迹再现的那一刹那的光芒。书中行走中的被落日余晖笼罩的老人,当她撑上拐杖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她再也无法加快速度行走。她曾经有自己的圈里圈外的风景和世态,在还没有撑上拐杖以前,她曾经跟着圈里的人们四处旅行,也曾经被网络骗子盗走过银行卡上的钱,这是一个手机的时代,她包里带着手机,撑着拐杖,前去追索她的暮光之眼时,看见了让她的人生充满希望的一群湖边的火烈鸟。在这本书中,这个老人仿佛就是我的母亲,又像是我的母语之根。

翅膀是小说中经历了叛逆后的青年,后来,他成立了一家动物收留所,凡是在城市流浪的动物都被带进了收留所。爱是需要能力的。爱不仅仅是男女关系,爱更多的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爱并非唇齿相依,而是用你在人世间的关系,寻找到爱的方向。除了男女之爱,每个人的存在都与爱同行,并与此产生了为爱而负载的所有艰辛探索的历程。爱,是需要时间的,只有在时间中我们找到了爱的魔力:我们失去的一切就是我们所得到的再现。

我们为什么需要爱?速度已经很快了,我们是否将以艺术的形式慢下去,重温往事随风而逝的年华,也是一种再次成长的过程。当小说中的我,一个女人的青春期、叛逆期过去以后,我遇见了更多社会变化的舞台,于是我像果实一样慢慢成熟了。当小说中的翅膀寻找着叛逆期的生活方式时,他每天都在成长中穿越着他的速度,他的眼睛是明亮的,精神世界是朝着自我意识中的方向奔跑的。他收留了那么多的城市流浪动物,还有葵花的生活,她最终来到白雪茫茫的梅里雪山,实现了她梦中的愿望。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长篇小说,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去爱自己?又去爱别人?无论地球人的生活怎样变化,关于爱的艺术和人生是陪伴我们生活下去的灯塔,我们正带着爱朝着有灯塔的路上走去:这个世界的每一场风雨闪电中都有人类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人生中的插曲,每一次磨难过去以后,我们都会让颤抖的身体平静下来,以此获得新的希望和梦想。这部长篇小说穿越了三代人的青春,穿越了人生无常中许多问题和意外的事件,写作这本书时,我经常返回过去时代的小县城,在那里寻找着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的,那一代人的歌声和梦想。写作这本书时,我的周围都是像翅膀和葵花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我呼吸着他们年轻的气息,感受着他们车轮下的速度,他们走进了我的书中,成为我小说中最年轻的新一代人。《让我们相爱吧》,也许是一部梦书。梦有无数种可能,任何你看得见的人和风景,如果走近以后,都意味着告别。只有那些看不见的云,看不见的屋顶,看不见的灵魂,是你的梦想,只要我们遇见了相爱,这就是一场长久的梦想。

精彩书摘

那些年,我们还年轻

母亲穿上旗袍是为了父亲的归来,这绝对是一场小仪典。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初潮已经到来,那么多的红悄无声息地涌出身体,还伴着腹痛、乳房胀痛、心绪不宁。之前,母亲一次次地穿旗袍时,我并不在意。在两间已不在的老房子里穿行,我也许要上学去了,也许又从学校回来了。自从我来了初潮后,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我开始观测母亲的身体变化了。她也不在意我在场,就开始脱衣服,母亲的乳房很饱满,像我在树上看见的苹果般坚挺圆润。

我注意到了母亲将箱子打开的那个细节:当时,她还没脱衣服洗澡。小时候我们洗澡都是随便热一盆水,将手指插入水中永远是测验温度的唯一方式,只要是手指不感到凉的水,就可洗澡了。我们睁开双眼时,就看见了一只炉子,将一口黑的铝锅放在炉子架上,里面有柴块,用废纸和腐叶点燃了火。

风吹拂炉膛,火很快开始燃烧。冬天,我们围坐炉子旁,坐在几只高低不平的小矮凳子上,飘过煮包谷饭的香味还有凉拌野薄荷的佐料味,是从一侧母亲使用的砧板和菜刀下传来的。那野薄荷是从后窗的湿地上突然间就长出来的。母亲说,野薄荷就喜欢在有水的地方生长,要经常去采集嫩尖,如果没有人采摘很快就变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于是,我们就经常跑到后窗下,伸出手去时才发现,凡是被经常采摘的枝叶长势都很疯狂,叶片肥硕油绿,沁入鼻子一大股提神的气息。而被忽略未来得及采集的叶尖也就枯萎了。母亲对这一现象总是叮嘱说:新长出的薄荷叶越采越长得旺盛哦,味道也会好吃的哦。我仿佛在这种声调的起伏中,看到了人世的某种趋势,于是,我们总是在母亲的声调中采回来一大把新叶,加上酱油味精和油渍白盐,那味道真是出奇地好吃。

好吃的东西都是新鲜的……然而,也有可能会从某条街景中飘来腐烂的味道。那是我们更大一点的时候,在放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口水井,我是喝过那井水的。那条街上的所有人都习惯了饮用这口井里的水,每次上学或放学都能看见有人拎铝桶在井里打水,当水桶滑过水井底部时,会听见绳索顺着取水人的手心嗖嗖地往下溜下去。我分明感觉到了手掌心在控制着时间和力度,从手心滑下去的水桶很快就上来了,满满一桶水,甘甜润口。

小街上总有人坐街景深处,用手编织着绳索。我知道绳索可以挂在两棵树的中间作晾衣绳,母亲就是这样将绳子系在家门口的两棵石榴树上。我们的衣物从水里洗干净拎起来,朝空中抖抖后,就晒在了绳子上。有时候,胆子大的小鸟也会栖在绳索上,所以,晒干的衣服上经常会有灰色的鸟粪。每当这时,母亲就安慰我们说,鸟多的地方,水就很甜,空气就很新鲜。母亲说话时很年轻,高高挺立的胸脯,热情荡漾的眼睛,这世上好像没有苦难,时间仿佛不会流动,就停留在此刻,而此刻就是永远。

好了,又说远了,因为绳索就说到了小鸟,所以,人的思维和情绪都是跳跃的,就像小鸟寻找谷物时的跳跃。回到那口水井吧,因为每天放学时,远远看见水井边总有人取水,咽喉会自然生起饥渴感,我便走上前去。在水井边的一棵古老的大榕树下挂着一把铁瓢,它是留给路人使用的饮水器。总有人走上前,而且即使无人取水,水井边也有一只水桶。那只水桶每天都存在着,从不缺席,仿佛等待着需要它的人走上去。

水井的水很深。我们三五成群地都会跑上前,看见这口水井就会口渴,不想喝水的人也会奔向前:也许因为它是这条街上最为世俗和显赫的标志物,当有外来人问路时,指路的人会伸出手指告诉陌生人说,从水井那边往前拐,走几步再拐个弯就到了。这样的声音从风中吹来。风真有传播力啊,就像我此刻想起一句话就想记下来:所有身体上的伤疤,都有一个值得人回忆和珍藏的故事。

水井的故事并没有讲完。我们都有叙述和情绪的波动和跳跃感。那天我们放学回家,在晚霞深处,抬起头来看见了那从街景跃出的水井时,口腔顿时干燥起来。不过,那一天水井边好像有很多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像圆圈一样将水井围起来了?这让我们几个小学生很好奇,我们奔向前便往人群中挤进去。有人用手拍了拍我肩膀说:挤什么啊,快出去吧,有人跳井了,正在打捞……

有人跳井了,有人在低语,风听见了,水仿佛也听见了。围拢的人就像千层饼,我还是挤进去了,我们都挤进去了。因为跳井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小孩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无知者便无畏惧,这是真的吗?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人为什么好好的要跳井,更不知道跳井会让人致命。

但确实有人跳井了,周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子。有人对我说,看什么呀?小孩子家快回家吧!我就从人群中退了出来。母亲闻到了气味,她已经赶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说,不看,不看,很晦气的,我们快回家去。母亲说,这口水井那么甜,为什么非要往井里跳啊!母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往人群外太阳照着的地方大步走去。

人群外的街巷升起一抹紫色的光束,照在一个卖蜂蜜的山里人的篮子边缘。母亲拉我走过去,来到篮子面前,野蜂还在篮子里的蜂巢里嗡嗡地飞转。她伸出指头往一块蜂糖上抹了抹伸向我嘴角,我伸出舌头,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甜蜜。母亲说,走吧走吧,今天没带钱,明天再来买。紫色的那束光慢慢移走了,我们走了很远,再回头往街上看过去时,卖蜂蜜的女人背起篮子,正往街头走去。母亲察觉到了我的视线,告诉我说,她还要回到山里的山寨,要走到月亮出来时才会到家的。我本能地往天空看去,太阳开始西斜而去,就像那个卖蜂蜜的女子所消失的那条路线。

那个跳井的女人死了,这是肯定的。小县城都在传说,那个跳井的女人是为男人而死的。这些事情,我听不明白,女人为什么会为一个男人跳井,而断送了生命?这些事情我真的听不明白的。不过,自从那个女人从井里打捞上来以后,那眼水井就封了,上面盖上了一块四方形的石板,再没有人去喝里边的水了,而从前那眼水井的水就像放了蜜一样的甜啊!甜蜜留在了水的记忆深处,越往时代的浪潮中行走,那井水涌出的甜蜜总是在舌尖上来来回回的,好像是在诱引我们,又像是让我们回味而思虑。

公号封面图来源:电影《她》剧照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回老家时,亲戚问我工资,我说8000,妻子7500。第二天,整个村子传开了,说我工资低,甚至不如在家种地挣钱多!
下一篇:“男人真的很爱吃这一套,情绪价值拉满”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